产品分类PRODUCT

我们相信好的产品是信誉的保证!

咨询热线:

010-62817090

新闻中心/ NEWS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脂质体转染试剂的冰箱生存指南,科学存储延长实验成功率

脂质体转染试剂的冰箱生存指南,科学存储延长实验成功率

更新时间:2025-07-28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1
  在基因编辑、细胞治疗等前沿生物实验中,脂质体转染试剂作为将外源核酸高效递送至细胞内的“分子运输车”,其活性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。然而,实验室中一个常见疑问始终困扰着研究人员:脂质体转染试剂能否放入冰箱保存?答案并非简单的“是”或“否”,而是需要结合试剂类型、存储温度、容器材质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判断。
 

 

  一、脂质体转染试剂的“温度敏感基因”
  脂质体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,其结构稳定性高度依赖环境温度。当温度波动超过临界值时,可能引发两大风险:
  1.膜结构破坏
  低温(如4℃)可能导致磷脂分子从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,使脂质体膜流动性下降,形成不可逆的聚集或沉淀。某品牌Lipo3000试剂在4℃存储1周后,转染效率下降62%,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脂质体团聚体。
  2.成分降解
  该试剂中常含有辅助成分,这些物质在反复冻融过程中易发生氧化或水解。实验数据显示,经3次冻融循环的试剂,其细胞毒性增加2.3倍,同时伴随转染活性丧失。
  二、冰箱存储的“黄金法则”
  1.短期使用:2-8℃冷藏的适用场景
  未开封试剂:多数商业化脂质体转染试剂建议初次开封前存储于2-8℃,可保持活性6-12个月。
  预配工作液:若需临时保存已复溶的试剂,4℃冷藏可维持活性24-72小时,但需避免光照并密封容器。
  2.长期保存:-20℃或-80℃冷冻的注意事项
  分装冻存:将试剂分装至1.5mL无菌离心管中(每管50-100μL),减少反复冻融次数。
  速冻技术:使用异丙醇干冰浴或-80℃超低温冰箱实现快速降温,避免冰晶形成刺穿脂质体膜。
  复温规范:取出后需置于冰上缓慢融化,禁止微波加热或37℃水浴,复温后需立即使用或重新分装冻存。
  三、存储容器的“隐形杀手”
  1.材质选择
  避免使用聚丙烯(PP)塑料管存储含有机溶剂的试剂,推荐使用低吸附的玻璃瓶或聚四氟乙烯(PTFE)材质容器。
  2.密封性验证
  试剂蒸发导致的浓度变化可能使转染效率波动±40%。建议采用带硅胶垫片的螺旋盖容器,并填充氮气排除氧气。
  四、异常现象的“应急处理”
  若发现试剂出现白色沉淀、浑浊或异味,应立即停止使用。可通过以下步骤尝试补救:
  1.37℃水浴轻柔振荡10分钟;
  2.10,000×g离心5分钟去除沉淀;
  3.取上清液进行小规模转染预实验验证活性。
  结语:脂质体转染试剂的存储是一场与温度、时间、氧化作用的精密博弈。通过遵循“短期冷藏、长期分装冷冻、规范复温”的原则,配合对容器材质与密封性的严格把控,研究人员可最大限度延长试剂寿命,为基因递送实验的重复性与成功率提供坚实保障。在生命科学探索的征程中,这些存储细节往往决定着“0”与“1”的突破性差异。
版权所有©2025 北京云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4062355号-1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陆

扫码加微信

TEL:010-62817090

扫码添加微信